省地质工程勘察院赴武夷山市开展
“4·22世界地球日”地灾防治科普活动
2021年4月16日,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地灾防治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丘陵山地地灾防治重点实验室)、岩土工程研究所联合组建志愿科普队伍,共赴武夷山市举办“4·22世界地球日”地灾防治科普活动。
科学储备,保证优质地灾科普内容供给
武夷山市地处福建省西北部,地质条件复杂,降雨丰富,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汛期集中群发特征明显。志愿科普队伍与武夷山市自然资源局筹划,在4·22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为武夷山市各乡镇分管地灾的领导、自然资源所所长等相关人员带来一场优质地灾科普讲座。
4月16日上午,省工勘院岩土所总工程师林枢围绕“地质灾害识灾防灾与应急处置”这一主题,通过现场调查的照片及案例,宣讲地质灾害类别、灾害特点及其危害后果、地质灾害发生前兆识别、影响因素分析、地质灾害的防范、避险及应急处置方法等。科普内容严谨,科普方式生动,现场讨论热烈。讲座结束,志愿科普队伍成员向参加人员赠送了由自然资源部丘陵山地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编著的地质灾害科普宣传册及宣传标语伞具。
拓宽渠道,持续提升地灾防治科普影响
4月16日下午,志愿科普队伍来到武夷山市兴田镇兴田村进行现场科普,让科普走向街头,走近公众。
活动现场,科普志愿者架设起“地质灾害科普宣传”联排主题展板,分发地质灾害科普手册和主题环保袋等物品,为现场市民热情讲解地质灾害的基本知识、地灾防范、避险要点等“干货”。增强地灾科普活动的趣味性、互动性和实用性。现场科普活动围绕地质灾害类型、地灾防治措施、地灾避险方法3个主题,共架设展板7个,发放宣传资料上百份。
聚焦公众需求,地灾科普还需深入一线,本次地灾防治科普活动,以“4·22世界地球日”为契机,通过地质灾害科普宣传,增强当地民众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意识,提高民众识灾、防灾和遇灾后的应急处理技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良好氛围。
(岩土工程研究所 翁钰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