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单位概况 业务范围 大学习栏目 新闻动态 成果展示 联系我们 重点实验室
联系我们
 
 
资讯分类
 
 
 
 
 
 
 
 
 
 
 
  首页 >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栏
汲取源头活水 落实八项规定丨"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作者:   来源:   时间:2025-06-30   人气:21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经历过穷苦日子,从“吃不饱、饿肚子”岁月走过来的习近平,一直保持着勤俭节约的本色。今天,从“吃饭”说起,一起感受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时艰苦朴素的作风。

 

和大家一起吃饭可以了解情况

1988年6月,习近平赴任宁德地委书记。平时,他就在地委食堂里排队凭饭票打饭吃,理发也就在行署边上的一间小店理。这期间,后勤部门多次提出要给习近平开小灶,但都被他拒绝了:“这样吃饭很好,和大家一起,可以了解情况。”习近平喜欢和大家交流,打成一片。他和干部们坐在一起,聊聊天,顺便了解大家的工作生活——工作上有什么不好办的事情?下乡去了哪里?家里有没有困难? 后来,地委办的一位同志跟习近平说,书记您别去排队了,我们给您买了端过来。他却回答说:“不用麻烦,我又不是不能做。”习近平和普通干部打的菜也差不多,一份饭菜大概一角多,一个月不到十元。很快,地委的同志们都和习近平熟络起来,也打心眼里对他又敬又爱。 1989年,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带领地直机关干部在宁德市参加义务劳动。(图源:《摆脱贫困》)不仅严于律己,习近平对自己的家属同样从严要求。时任宁德地委常委、统战部长姚智梅回忆,习近平母亲齐心和妻子彭丽媛来宁德看他时,他不要公家接待,就在宿舍简单搭个炉灶,一家人自己做饭吃。大家还看到彭丽媛挎着菜篮子去行署前面的菜市场买菜,生活跟普通干部家庭一模一样。

 

一粒米就是一滴农民的血汗

20世纪90年代,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曾因半碗剩饭与秘书陈承茂展开了一场“谈心”。那是一个周日的早上,因为上午要加班,陈承茂早早赶到习近平家,两人一起吃早饭。吃完饭后,锅里还剩了大半碗稀饭,陈承茂不经意地端起锅,往厨房垃圾桶走去。“你要干嘛?要倒掉吗?”陈承茂点了点头。习近平冲他招招手:“来来,过来坐下。”“我们都当过农民,应该都知道,一粒米就是一滴农民的血汗,不容易啊!我们每天端起饭碗,就要敬畏农民的劳动,这种敬畏感要发自内心、要是自觉的。你可能觉得这半碗饭值不了多少钱,但敬畏感和钱没关系。”习近平又语重心长地说,“古人常说要慎独,我们独处的时候,不能做不可为的事情,这就是慎独。”一席话,让陈承茂既惊讶又惭愧。“这样吧,中午我们不去吃工作餐了,回来再添把米,把剩下的这点饭吃掉。”中午时,两人从冰箱里拿出剩下的稀饭,加了点米,又炒了个鸡蛋,解决了午饭。“事实上,那个饭确实很不好吃,因为在冰箱放过以后,米都软烂掉了。但习近平同志却毫不在意,还一边吃一边讲过去经历的趣闻,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陈承茂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针对“舌尖上的浪费”现象作出重要批示,振聋发聩地提出“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要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足国之道,节用裕民。”党和政府过紧日子,老百姓的“好日子”就更有奔头。这“紧日子”里有为民情怀,更有弥足珍贵的精神力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代代相传的优良作风。

▌本文来源: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公众号

阅读原文:汲取源头活水 落实八项规定丨“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来源|福建地质公众号

 
关闭
 



政府网站: 国土资源系统网站: 全国地勘系统网站: 局属各单位网站:
 

Copyright@福建省地质工程勘察院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4041168号  地址:福州市杨桥西路145号
 邮编:350003       Email:fjdky@163.com         传真:0591-83710326   87380803 

 公益域名:福建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公益